宣导旅游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旅行摄影

文章内容

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_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故事

zmhk 2024-05-25
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_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故事       现在,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的问题,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关于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
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_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故事

       现在,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的问题,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关于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的话题,我们开始讨论吧。

1.介绍月山寺的某一个景点(具体一些)

2.孙中山雕塑在哪些城市

3.庆龄中学在那个省市?

4.孙中山的见1

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_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故事

介绍月山寺的某一个景点(具体一些)

       八极拳术

       中华三大拳之一的“八极拳”即发源于此,武林中有“文有太极安天下,武有八极定乾坤”之说。优美的自然风光,闻名于世的八极拳术,曾引得不少帝王将相到此观光朝圣,文人墨客前来驻足赏景。明永乐皇帝、大乐律学家朱载育以及乾隆皇帝都曾到此游历,并留有“日晒青色色愈翠,月照禅堂寺更明。曲径幽雅赏不尽,不辞劳苦晚登程”名句。

       佛教寺院

       历史上,月山寺为中原四大佛教寺院之一。即东有开封相国寺,西有洛阳白马寺,南有嵩山少林寺,北有月山宝光寺(月山寺原名)。月山寺鼎盛时期是明、清两代。当时寺院规模宏大,有房舍千余间,寺僧数百名。除正寺外,在寺东山坡上(即现在的铁路学校,月山火车站一带),还修有东西下院,兴办义学。东下院习文、学医,西下院习武,传授“八极拳”。整个寺院除山水秀美,环境优雅外,寺内还有“清风殿、连环井、凤凰台、苍公洞、大士阁、望景台、将军柏、课蜜泉”等8大景和“迎风壁、七皇塔、钟鼓楼、水龙头”等7个小景。因此,历代文人墨客,甚至皇帝常来此游览,拜佛者甚多。月山寺位于博爱县城西北6.5公里处的明月山上,“月山寺”就座落在这青松翠柏,层峦叠嶂,四山环抱之中。 月山寺始建金大定17年(1177年),原名“清风庵”。大定二十年,赐名“大名禅院”。元至正六年,永乐三年,都曾重修,天顺戊寅赐名“宝光”。清代以后更名“月山寺”。民国17年改为“中山公园”。月山寺原貌规模宏大,分东、西、中三个院落,房舍千余间。有将军柏、望景台、大士阁、课密泉、苍公洞、清风殿、连环井、凤凰台八大景;此外还有金鸡叫、玉碑亭、迎风壁、藏经楼、小浅井、水龙头、钟鼓楼七小景。寺内僧侣最多时达500余名。建有文武义学,收络贫苦百姓子弟学文习武。是“八极拳”的发源地。 月山寺山峦秀丽,景色宜人。清乾隆皇帝曾巡游于此,留下“此处美景观不尽,天缘有份再游”的佳句。抗日战争时期,屡遭破坏,后由于战乱,毁为废墟。现仅存有玉碑亭、课密泉、连环井、苍公洞、金鸡叫、余利塔八处。

孙中山雕塑在哪些城市

       许地山(1945年12月 - 2018年8月25日)是中国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、教育家、作家。生平许地山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。他在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。1987年他在南京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。他曾任职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大学人文学院教育研究中心。许地山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国历史和教育史。他的代表作包括《九一八以前的奉天:满洲各阶层的社会生活》、《中国的现代化与教育问题:1895-1937》、《羊城八景》等。除了他的学术成就,许地山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和思想家。他经常在一些文化论坛上发表演讲并担任评委。他是中国民族文化协会、中国文化促进会和全国青联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。他还是《天涯》和《读书》等杂志的常务编委。2018年8月25日,许地山因病逝世,享年73岁。

庆龄中学在那个省市?

       ●南京中山陵 ●广州中山纪念堂 ●上海孙中山故居 ●上海宋庆龄故居 ●北京孙中山行馆 ●台北国父纪念馆 ●北京中山公园 ●广东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

孙中山的见1

       广东省! (答案满意记得点采纳.预期不点腾讯扣你问问分的!) 孙中山、宋庆龄命名的学校就有三所,孙科先生于1943年倡议在中坝筹办“中山中学”,1944年4月亲自书写校名“中山中学”,字秀气雄强,光彩照人。正是:琴江水流长,中山中学堂,孙科题校名,雄字更眉扬,江山增润色,校园艳春光,园丁辛勤秀,桃李新宇香,重教齐努力,伟业更辉煌。1994年邓颖超为中坝第二中学题写校名“ 庆龄中学 ”。字秀雅清丽,给人以好学向上。正是:琴江春水浪推浪,满目青山峰接峰。1941年创办的中山纪念小学,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屈武为该小学题写校名,字苍劲老辣,给人以胸怀大志,开拓进取。1935年,驻军七师教导团在紫金城建造中山公园,园中有雄镇楼、李蔚亭、温带雄烈士碑和纪念亭等。民革中央主席屈武题写“中山公园”门匾。公园绿草茵茵,树木参天,空气清气,给人以思源思进、襟怀博爱、奋发向上。

       孙中山(1866-1925)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。号逸仙,又号中山,广东香山(今广东中山)人。早年曾在檀香山、香港、广州等地求学。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。1895年在广州筹备武装起义,事败后流亡日本。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、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组成中国同盟会,被推为总理。1912年1月1日,光复后的各地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。同年2月南北议和达成协议,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。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。1924年1月主持第一次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,发表改组宣言,确立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的三大政策,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。1924年底,孙中山为了谋求中国的南北统一,抱病北上,不幸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,终年59岁。

       同日,中国国民党在京要员含悲召开会议,讨论治丧事宜,决议葬礼用国民礼制,以示平等;葬地遵孙中山遗愿选择在南京紫金山。并于当天将孙中山遗体护送到协和医院,进行防腐手术。3月15日,在协和医院入殓,置于棺内,上罩玻璃盖,并送回铁狮子胡同行宫,以备瞻仰。3月19日,在宋庆龄、宋子文、孔祥熙、张继、汪精卫、于右任、李大钊、陈树人等人的护送下,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移至中央公园(此后不久改名为中山公园)社稷坛大殿安放,供各界人士吊唁。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,前往吊唁、致祭的中外人士达74.68万人,未签名者达100余万人,送来的挽联达六万余副,花圈7000余个,挽幛500余幅。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的挽联是:

       负改造宏谟,许世以身,有功于民,有功于国,斯人卓著千秋业; 综平生伟绩,大书其事,或布在方,或布在策,此后流传万古名。

       4月2日,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被移香山碧云寺内,在寺内第11级的金刚宝座塔的石龛中暂厝.前来恭送的各界人士无计其数,空中还有三架飞机护送,北京城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。4月5日上午,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改殓楠木新棺。4月11日,宋庆龄与孙科等人前往南京紫金山勘察孙中山墓址。

       南京中山陵的陵址是孙中山生前选定的。1912年初,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,他和胡汉民等数人去东郊打猎。在山坡(即今中山陵所在地)休息时,他放目四望,指着远处的方山和秦淮河对大家说:“这里地势比明孝陵还要好,山水相衬,气势恢宏,我真不懂当初明太祖为什么不葬在这里?”又说:“等我死后能葬在这里就好了。”1925年孙中山临终前,没有忘记这块葬地,他嘱咐道:“吾死之后,可葬在南京紫金山麓,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,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。”革命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根据先生的遗愿,决定在南京紫金山择地建陵。为此,陈去病还写了篇《紫金山考》,刊发在当时的各大报纸上。

       1925年4月,由张静江、林森、汪精卫、于右任、陈去病等十二人组成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,杨杏佛为主任干事,孙科为家属代表,正式办理先生遗体安葬事宜。9月20日,在上海大洲公司三楼,举行了孙中山陵墓图案评判和选定会议,最后在登报征集来的40余种中山陵设计图案中,吕彦直设计的“木铎”形陵墓平面图案,寓意“木铎警世”,而且达到了“实用、坚固、美观”的要求,得到了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的一致称赞,并聘他为陵墓设计师,负责施工。

       工程于1926年1月25日破土动工,3月12日,在南京紫金山举行了孙中山陵墓奠基典礼,宋庆龄、孙科、邓泽如、杨杏佛等各界人士数千人参加了典礼。由邓泽如代表国民政府行奠基礼,杨杏佛报告葬事经过。中山陵在施工中,设计师吕彦直不幸逝世,由范文照建筑师继任。先后参与营建陵园的有:上海姚新记营造厂、上海新金记营造厂、上海陶馥记营造厂等三家单位,分三期工程,历时七年,于1932年1月全部竣工。

       1929年3月一期工程竣工后,由国民政府派出林森、吴铁城和郑洪年等迎榇专员,乘专列北上迎榇。5月22日,在北京碧云寺举行了孙中山遗体改殓铜棺仪式。将衣履安置在原棺木内,为衣冠冢,冢前碑石上刻有“孙中山先生衣冠冢”,是为纪念。26日,在北京举行移灵公祭仪式后,再由专列运载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沿津浦铁路南下。专列历时18天,行程数千里,经过大小车站33处,对一百多万人进行了宣传,影响极大。5月28日抵达浦口,蒋介石与宋美龄先期在蚌埠迎榇,并随车抵达。于右任等国民政府要员均在浦口迎灵,随后与孙中山的亲属宋庆龄等人护送到威胜号军舰,在南京中山码头登岸。灵柩抵达南京城后,供奉在中央党部礼堂,公祭三天。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原打算长期保存供人瞻仰的,后因受空气侵蚀,遂决定改为土葬。5月31日下午,举行了封棺礼,宋庆龄、孙科、蒋介石、孔祥熙等人参加了封棺仪式。

       6月1日上午10时,在南京隆重举行了奉安大典,由蒋介石、蔡元培、张学良、杨树庄、孙科、孔祥熙等28人组成的“奉安委员会”主持。当日正午12时,在狮子山炮台的101响的礼炮声中,孙中山的灵柩安葬于5米深的墓穴中,由宋庆龄、孙科夫妇,戴恩赛夫妇等亲自将墓门“敬谨严扃”。(见上海《民国日报》,1929年6月3日)此时,全国民众一律停止工作,默哀3分钟。

       中山陵园坐北朝南,西邻明孝陵,东毗灵谷寺,总面积达30000多公顷。陵园依山而建,主体建筑铜鼎、博爱坊、陵门、碑亭、祭堂、墓室等,依次耸立在南北同一条中轴线上。

       博爱坊前是一能容纳数万人的广场,相连灵谷寺与明孝陵、中山门的大路横亘于广场。广场有花台六座,万斤紫铜鼎置于广场南端。博爱坊为四楹三门的冲天式石牌坊,在牌坊中门的横楣上,镶有石额一方,上面镌刻孙中山先生手书“博爱”二字,故称博爱坊。

       过博爱坊是一条长480多米,宽约40米的墓道,顺着山势平铺而上,直达陵门。墓道分三条,中道宽约13米,两旁墓道宽约5米,墓道的两旁植有雪松、柏、桧、银杏等名贵树种。

       走进陵门,才算是到了中山陵的陵区。陵门的平面为长方形,宽27米,进深8.8米,高16.6米,全部采用福建花岗石砌成,坐落于水泥大平台上。陵门计有拱形门三个,中间大两旁小,各装有两扇对开的镂花紫铜门。中门上方的石额上,镌刻着孙中山的手迹“天下为公”四个金字,端庄朴实,苍劲有力。

       陵门后不远处是坐落于第二平台上的碑亭,平面呈方形,边长12米,高19米,全部用花岗石建成。重檐歇山顶,覆蓝色琉璃瓦。亭中置一通高达9米、宽5米的花岗石巨碑,其正面刻有三行镏金碑文:中国革命党葬 总理孙先生於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。碑文为颜体楷书,笔力遒劲饱满,刚柔相济,结构严谨,出自谭延凯的手笔。

       中山陵的石台阶之多,每一位去过的人,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。从陵园广场起到祭堂,一共2392级台阶,分成10段,每段石阶之间设有平台,作为缓冲,这些石台阶全部采用苏州花岗石营建。

       祭台前是一大平台,东西宽162米,南北深38米,海拔158米,是中山陵墓的最高处。大平台的北面和左右两侧均为花岗石拥壁,将墓室围护在里边。拥壁内侧遍植古拙有致的龙柏,平台的两侧各植雪松四株、华表各两座,左右两个石座上还放置了青石古鼎一尊。站在大平台前,向南远眺,陵墓前的各处景色历历在目、美不胜收,绵延起伏的岗峦和玉带般的秦淮河如梦如幻,令人心旷神怡!

       中山陵祭堂为仿古木结构宫殿式的建筑,长30米,宽25米,高29米。祭堂外壁用香港石砌筑,顶为重檐歇山式,覆以蓝色琉璃瓦。祭堂正面有三个拱门,安有镂花空格紫铜门。门楣上方各刻有“民族”、“民权”、“民生”。中门上方有竖额一块,为孙中山先生手书“天地正气”,金光闪闪,令人肃然起敬。

       祭堂内正中是一座高达5米的孙中山坐像,身穿长袍马褂,手持书卷,目光深沉,凝视着远方,由波兰雕塑家保罗·特斯基在巴黎采用意大利白玉石雕刻而成。坐像的基座还镌刻了六幅浮雕:正面是“如抱赤子”;东西两幅,其一为“出国宣传”、另一为“商讨革命”;西面两幅,其一为“振聋发聩”,另一为“讨袁护国”;背后为“国会授印”。

       祭堂的顶部为穹隆,镶以彩色马赛克拼成的革命党党徽。12根直径0.85米的巨大石柱,四隐八显承托着祭堂的屋顶。祭堂的四壁下半部嵌有黑色的大理石,东西两壁刻有孙中山先生的手书《建国大纲》,至今保存完好,后壁原刻有蒋介石、胡汉民所书《总理校训》、《总理遗嘱》和谭延凯手书《总理告诫党员演说词》,“文革”中,这些石刻被磨去。在祭堂的四角,还建有四座方形的耳室,作为收藏纪念品和供祭陵,谒陵人员休息之用。宋庆龄、蒋介石、于右任、胡汉民、董必武等人都曾先后在此休息过。

       祭堂之后的正面有小门,分内外两道,可通往墓室。外门上额镌刻“浩气长存”四个字,内门上额刻有“孙中山先生之墓”七个篆字。入内既是覆釜状的墓室,直径18米,高11米。内壁采用米色的人造大理石贴面,顶部以彩色马赛克拼成国民党党徽,地面铺以白色大理石。墓室正中为一圆形大理石塘,直径4.3米,四周有1米高的大理石围护。塘深1。6米,花岗石铺底,中央安放着一尊孙中山先生身穿中山装的汉白玉卧像,由捷克斯洛伐克著名雕塑家高崎创作。

       紫金山的绿化工程,是自孙中山先生奉安之后才开始的。1949年以前,园陵的森林绿化已具雏形。之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园陵总计植树1500万株,使紫金山成了真正的森林公园。

       中山陵园自建成后,修缮工作基本没有中断过。1966年,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,国家拨款100万元维修了牌坊、墓道、陵门、碑亭、祭堂和墓室。1978年中山陵被列为全国园林古迹修葺重点单位,更换了琉璃瓦,修缮了墓道的排水系统,恢复了墓室顶部的国民党党徽图案,对祭堂东西内壁的孙中山先生的手迹重新贴金。整个中山陵占地面积达4.5万亩,据文物部门统计,有文物古迹和历史名胜遗址200余处,1985年以来,国家数次拨款对中山陵园进行维修,许多遗迹恢复了历史的原貌。

       好了,关于“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”的讨论到此结束。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“漳州中山公园博爱碑”,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。